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一一泰山站于2014年1月建立,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图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关于图中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 B.昆仑站气压最高 |
C.泰山站光照时间最长 |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①大城市化②郊区城市化③逆城市化④再城市化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度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区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依次是
A.住宅区、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
B.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
C.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 |
D.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1-3题。
1.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C是三个不同地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a1→a2 B.b1→b2 C.c1→c2 D.a1→b1
2.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a1→a2 B.b1→b2 C.c1→c2 D.a1→b1
3.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A.a1→a2、a1→b1 B.a1→b1、b1→b2
C.c1→c2、a1→c1 D.b1→b2、c1→c2、a1→a2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就业机会多 D.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人口密度的差异 D.人均寿命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