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表示有生产联系的甲乙两个工厂单位产品部分成本在过去1 0年间的变化(+10表示增加10%,-10表示减少10%,O表示没有变化)。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原料
原料(零部件)运费
能源
能源运费
劳动力
地价
产品运费
广告费照
排污费用

0
-15
0
-5
+2
0
+5
0
O

0
+10
O
-2
+5
+6
-15
-5
-6

 
据表中甲、乙两工厂成本变化情况,推测引起甲工厂原料(零部件)运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发展 B.信息网络发展
C.产业集聚 D.科技发展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组合最合适的是

A.甲一汽车厂 乙一煤炭厂 B.甲一芯片厂 乙一硅片厂
C.甲一钢铁厂 乙一焦化厂 D.甲一纺织厂 乙一服装厂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依据下图中信息回答下题。(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C.均为雨热同期 D.都有本国最大港口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 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回答下题。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和地势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高原山地
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 气候
高寒气候
水文特征
外流河
内流河
多冰川
植被和土壤
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
草原发育下的土壤
冻土
区域内部差异形
成的主导因素


海拔高度


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地形、热量 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 D.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热带气旋的形成
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③④

青藏高寒区相对于东部季风区光照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 B.地势
C.内陆 D.昼夜长短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带

亚洲某月季风图如图所示时,则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A.全球气压带、风带偏南 B.南半球偏北,北半球偏南
C.全球气压带、风带偏北 D.北半球偏北,南半球偏南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下题。
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类型相似的是()

A.珠江流域的气候 B.泰晤士河流域的气候
C.印度河流域的气候 D.黄河流域的气候

河流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质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