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读下图回答各题。
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地点① | B.地点② |
| C.地点③ | D.地点④ |
图中所示的②地,1月的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应最接近
| A.-8℃,200mm | B.-5℃,400 mm |
| C.℃,600 mm | D.5℃,800 mm |
汉字“川”不仅指河流、河道,有时也指平原、平地。如图中所示的甲区域中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的土地。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为趋利避害宜选建在
| A.四边的沙滩地带 | B.避免崩塌、滑坡地带 |
| C.坡地的上部地带 | D.坡地的中部地带 |
美国哈佛大学〔42°N,71°W)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时间2月15日23时截止,直接以网络(E一mail)传送。一位住在悉尼(34°S,151°E)的学生打算报名参加,假设当时网络传输没有任何故障,请问他最迟应在何时将作品发出
| A.2月15日上午8时 | B.2月16日下午2时 |
| C.2月16日晚上8时 | D.2月15日凌晨2时 |
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A.甲>乙>丙>丁 | B.乙>丙>甲>丁 |
| C.丙>乙>丁>甲 | D.丁>丙>乙>甲 |
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 B.乙>丙>甲>丁 |
| C.丙>乙>丁>甲 | D.丁>丙>乙>甲 |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温带大陆东、西部气候类型不同,但具有相同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亚寒带针叶林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