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这一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实践上推行了“新政”,凯恩斯在理论上提出了(  )

A.自由贸易主张和绝对成本学说 B.剩余价值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
C.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干预理论 D.政府失灵理论和政府公共治理理念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益。这是因为()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使经济资源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集中
②商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
③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必然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④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漫画警示地方政府官员()

A.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
B.增加财政收入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
C.要把房地产开发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D.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增强地方综合经济实力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们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C.努力提高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职业道德
D.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到2013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人均居民储蓄超过3万元,是人均储蓄最多的国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看,你认为我国居民有钱不敢花的原因在于()

A.物价不断上涨、居民收入增长不多
B.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居民有后顾之忧
C.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居民消费观念落后
D.具有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居民不愿多花钱

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②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③可以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能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