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共6分)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调节中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示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图中⑦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
(2)图中④细胞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④细胞相比,⑦细胞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结构。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 ________________细胞就会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
(4)若该抗原为某种植物的花粉,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花粉时会引起哮喘,这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0.01g/mL 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 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
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④30min后停止光照,
实验结果: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
20w
50w
75w
100w
200w
500w]

1.8
5.0
9.0
12.0
21.0
19.0

1.8
5.3
8.0
11.5
20.0
18.0

2.0
5.0
8.0
12.0
20.0
19.0
均值
1.87
5.1
8.3
11.83
20.3
18.70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完善上述实验步骤。
(2)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5)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
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还会浪费钱。通过该实验还不能够确定最合适黑藻生长的光照
强度,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呢?

图甲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甲的阶段(填图中字母)。
(2)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填图中字母)。d—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
(3)在图甲a-e阶段中,能观察到图乙所示图像的是阶段(填图中字母),该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条,图中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为

下图表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的DNA分子结合起来而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科学家在进行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___________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___(键名)而结合,遵循原则。
(2)在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加入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四种脱氧核苷酸和的DNA聚合酶。
(3)图中的III是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最终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F1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原因是
(4)上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性,原因是_
,要想获得纯合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5)科学家最初在做抗虫实验时,虽然用一定的方法已检测出棉花的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但让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棉铃虫并没有被杀死,这说明_______。科学家在研究的基础上又一次对棉花植株中的抗性基因进行了修饰,然后在让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结果食用的第二天棉铃虫就死亡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回答微生物培养的有关问题。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温度、等条件。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2分)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或分类)。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某生物研究小组观察到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


休息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进食
其他活动
物种A
20%
15%追逐物种B
55%吃植物种子
10%
物种B
20%
25%被物种A追逐
45%吃植物种子
10%
物种C
75%

15%吃物种A
10%
物种D
75%

20%吃物种C
5%



(1)根据表中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


(2)物种A与B属于 关系,物种C与A属于 关系。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
(3)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设计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

(4)碳元素进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 (生理过程)开始的。一段时期内,若进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总量与由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碳元素总量相等,则说明该生态系统基本处于 状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