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表中的A、B、C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1)据表分析回答:
①能量流动是从A、B、C中哪个成分开始的?为什么?                                     。
②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据图分析回答:
①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②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          。该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
③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         增长。
④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                 (写出二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的O2净产量,即释放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结合,生成物质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经过较长时间后,生成的具放射性的气体有
(3)在图乙中,P点以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N点向________(左、右)移动。
(5)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拟对添加皮革蛋白粉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究实验。你若是该小组成员,请完善下列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目的:探究皮革蛋白粉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
(3)实验步骤:
①选的大鼠若干,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饲养。
②甲组鼠每天都饲喂适量普通饲料,乙组饲喂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相同一段时间。
④检查大鼠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大鼠体重和发育情况。
(4)请你预测该同学实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合理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Ⅰ.
(1)通常用显微镜观察特定细胞结构时需要染色处理。其中,观察染色体需用进行染色;观察DNA需用进行染色;观察线粒体需用进行染色。
(2)酒精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Ⅱ.在能源紧缺的现状下,可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B、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按照下表所列添加相应试剂。

试管号
试剂(ml)
1
2
3
4
蒸馏水
1.4
1.4
1.4
X
pH7.5的缓冲液
0.2
0.2
0.2
0.2
纤维素悬浮液
0.3
0.3
0.3
0.3
微生物A提取液
0.1



微生物B提取液

Y


微生物C提取液


0.1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检验葡萄糖的生成量,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试剂,摇匀后,进行水浴加热。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深浅。
【实验结果】


1
2
3
4
颜色深浅程度

+++
++
-

【分析讨论】
①表格中实验添加试剂的量X、Y分别是
②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但深浅不同。
③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微生物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酵母菌是否存在两种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一和装置二(新鲜的酵母与5%的葡萄糖溶液制成酵母发酵液,简称酵母液):

(1)装置一中NaOH的作用是
(2)请将可能的几种实验结果补充完整,(提示:要求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结果预测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相应结论
装置一
装置二


不动
只有有氧呼吸

不动

只有无氧呼吸

左移

同时进行两种呼吸

(3)此小组的同学还想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是否差不多,又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实验发现酵母菌进行两种呼吸方式中产生的CO2不一样多,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比无氧呼吸产生的要多,是否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也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也多一些呢?
作出假设:等量的酵母菌分解等量有机物越彻底,产生的CO2越多,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散失的热能也就越多。
实验设计:如下图
    
①此学习小组设置装置1和装置2的实验属于(填“对照”或“对比”)实验,这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要想知道假设成立与否,需要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记录实验结果时观察的指标应该是

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
(3)叶肉细胞①~⑤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且可以用于主动运输过程中的是______________。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