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每空2分)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与其能酸化细胞(或细胞壁)有关。
(一)材料用具: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液、弱酸性缓冲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蒸馏水、锥形瓶等其他相关实验器材。
(二)方法步骤:
(1)选取 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测量并记录长度,用蒸馏水浸洗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
(2)取锥形瓶3个,分别编号为A、B、C;把(浸洗过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
(3)在A瓶中加入中性缓冲液2 mL;B瓶中加入 ;C瓶中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2 mL。分别加盖,并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
(4)一段时间后, 。
(三)结果预测:A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变化不明显;B组胚芽鞘切段 ;C组胚芽鞘切段 。
根据下面甲、乙、丙三个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甲细胞吸收钾离子有关的细胞器有 (填标号)
(2)若乙图是乳腺细胞,有人利用这种细胞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用3H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这种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 则丙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依次分别是图乙中(填标号),,
(3)构成细胞边界的是[ ],它的基本支架是,它的结构特点是。
(4)乙图中细胞呼吸能产生CO2的场所是(填标号)
(5)乙图中合成磷脂的场所是[ ]
下图为某植物一昼夜中CO2的吸收和释放速率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昼是指横坐标O—O中的段,其中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达最大值的时间是点。
(2)在ef段中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是;而cd段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3)一昼夜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强度的时间段是段,理由是。
(4)若曲线“平行于X轴部分”在Y轴上对应值是1.6 mg/h,曲线在“c点”时在Y轴上对应值是7.2 mg/h,(假设昼夜温度相同)则“C时刻”该植物光合作用的葡萄糖生成速率是 mg/h(2分)。
为探索植物吸水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含量为100%)中各种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Mg(%) |
Si(%) |
|||
水稻 |
番茄 |
水稻 |
番茄 |
|
吸收前 |
100 |
100 |
100 |
100 |
吸收后 |
110 |
85 |
20 |
115 |
(1)培养水稻的培养液,镁离子的相对浓度比原来升高了,这是由于
。
(2)培养番茄的培养液,镁离子和“硅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
。
(3)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 “硅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
。
(4)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每天2-3次)向培养液中,保证根细胞。
(每空2分)下面是改变光照和CO2浓度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在无光照时,其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2)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在CO2浓度降低时,其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3)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均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但前者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后者主要影响过程。
下图是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变化的一部分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两图可知,在35℃时,水稻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是的。
(2)A图中℃时,催化效率为0,此时酶的活性。在A图中画出0℃-35℃的催化效率曲线。
(3)在B图中画出100℃-35℃的催化效率曲线。之所以这样画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