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l℃的冷库内贮藏。从处理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20天后,CO2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
| C.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
| D.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下列有关实验目的、所选择的材料及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试剂 |
| A |
还原性糖的鉴定 |
柑橘组织样液 |
斐林试剂 |
| B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健那绿、蒸馏水 |
| C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
玻璃纸 |
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 D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3%过氧化氢溶液 |
过氧化氢酶溶液 |
下列关于高倍镜的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
|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 |
| 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
|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
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 |
| B.曲线1作为实验对照 |
|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
| D.若反应温度升高,则A点一定上移 |
下表是对4种不同生物的细胞进行实验的结果( “√”表示有,“×”表示无),可能是水稻根尖细胞的是( )
| 细胞 |
核仁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 A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下列现象属于自由扩散的是: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②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①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