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关键年,这一年,亿万华夏儿女体会到党的温暖民生,改革再起和期盼的法治国家。
【民生一份温暖的责任】
2014年7月17日,江西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超过110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4.3%,城乡低保、医保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17.28万套,直接扶持个人创业4.4万人次……
(1)一系列温暖的民生举措说明了什么?
【改革一个关注的焦点】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一年之内,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质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已经形成。
(2)“而立之年”的改革为什么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法治,一个共同的期盼】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此京举行,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期盼实现这个总目标,作为国家的小主人,请你出谋划策。
中学生谈恋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某校九年级学生李菲、王刚(化名)相互欣赏,共同进步……最终发展到以爱相诉,共同落后的地步。李菲及时将自己的烦恼告诉了妈妈,并请求妈妈帮助。妈妈笑一笑说:“这很好办”。在妈妈的安排下,李菲约王刚见了妈妈,通过沟通之后,李菲的妈妈对王刚说:“感谢你们心中有爱,因为爱世界才美丽。爱是没有错的,只是你们爱的不是时候……”在妈妈的理解和真诚说服下,李菲和王刚又回到了正常交往的男女同学之中。
(1)“爱是没有错的,只是你们爱的不是时候”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值得深思的东西?
(2)你认为异性之间应该怎样交往?
2008年1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杨怀保,男,中共预备党员,湘潭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2007级研究生,“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和“陕西省十大孝子”。他从12岁便开始操持家务。大学一年级,他先后把一家人接到自己身边照顾,一边刻苦读书,一边靠多份兼职赚钱给父母治病和供弟弟上学,用孝心和责任撑起了整个家庭。
(1)在杨怀保的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良好品质?
(2)以杨怀保为榜样,你打算今后应如何孝敬父母?
情境一:小亮进入初中以后,开始挑剔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父母的相貌、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等比不上其他同学的父母,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
情境二:小丽的父母“望女成风”的思想,使得他们对小丽的成绩极为关注,每张成绩单必须经过父母过目。平时经常教育她,只有认真学习,提高成绩,考上高中,再上大学,才是实现你梦想的唯一途径,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考试,想想自己的将来,小丽感到很压抑,不敢面对父母。整日浑浑噩噩,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1)你赞成小亮的做法吗?谈谈你的理由。
(2)你认为造成小丽学习成绩每况愈下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为小丽的父母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据调查,有关师生关系方面的问题是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烦恼,1/5学生怕得罪老师。在学校生活中,师生关系融洽而不亲密,超过1/4的青少年对老师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有26.9%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与老师的关系“不冷不热”,在不给老师提意见的青少年中,48.3%的人是“为了给老师留面子”,更有20.2%则是因为“怕得罪老师”。
(1)你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
(2)在不给老师提意见的青少年中,48.3%的人是“为了给老师留面子”,更有20.2%则是因为“怕得罪老师”。这两种看法你赞同吗?为什么?
(3)你经常给老师提意见吗?如果有,就一件谈谈你的感受。如果没有,你准备以后怎么办?(任选一种情形进行分析)
教师节到了,某班的同学决定自己制作贺卡来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张老师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上堆满各种各样的贺卡,非常激动。下课了张老师拿走了贺卡,讲桌上却剩下小敏和小红的两张。小敏气呼呼地说:“老师真没眼光,我再也不理他了。”而小红则平静的说道:“我很失望,但我想,老师可能有他的原因。”此后,小敏一看到张老师就心烦,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小红还是一如既往,认真学习语文,最后还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并获奖。
(1)面对老师的行为,小敏和小红反映分别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
(2)上述情境说明了什么?
(3)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