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含有如下离子组中的若干种:K+、Mg2+、Fe3+、Fe2+、CO32-、NO3-、SO42-、I-、SiO32-、C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浅紫色火焰;
Ⅱ.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
Ⅲ.取Ⅱ反应后的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出现紫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肯定不含Mg2+、SiO32- |
| B.步骤Ⅱ中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
| C.原溶液由K+、Fe2+、NO3-、I-、SO42-五种离子组成 |
|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Cl-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已知磷酸(
)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如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W、X、Y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质量数,X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Y<X |
| B.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酸性,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具有弱碱性 |
| C.X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
| D.Y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单质 |
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性。以下各组粒子结构不相似的是
| A.CO和N2 | B.O3和NO2— | C.CO2和N2O | D.N2H4和C2H4 |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
|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
|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