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盛有10滴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Na2S溶液 |
证明AgCl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
| B |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 |
证明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 |
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
| D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几滴碘水 |
验证淀粉已完全水解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用某仪器量一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ml,仰视时读数为xml,俯视时读数为yml,若y>n>x,则所用的仪器可能是
| A.量筒 | B.酸式滴定管 | C.碱式滴定管 | D.容量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腐蚀 |
| B.在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的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 |
| C.用氯化铁溶液和沸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沸水)===Fe(OH)3↓+3H+ |
| D.在Fe(OH)3胶体中插入两电极通电,在阳极附近颜色加深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
| B.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 |
| C.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
| D.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 A |
淀粉与稀H2SO4共热,再加银 氨溶液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 |
淀粉水解产物无还原性 |
| B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 加少量KSCN溶液 |
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2+ |
| C |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验证两者都发生了水解反应,且相互促进 |
| D |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