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中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为主,而中、东部内陆畜牧业较发达,安卡拉羊毛驰名世界。下图是甲国A、B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国西部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目前甲国发展毛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推断,与B城相比,40°附近甲国东部气候的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并完成各题。图中上部表示120°E副高脊线位置(横坐标06-21表示6月21日),下部表示我国境内的锋面位置示意图。

(1)图示时段内,副高脊线在纬度之间摆动。副高的强弱和进退,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分布以及灾害的发生。
(2)图中所示锋面主要在地区,在其影响下的天气是。
(3)图示锋面系统在正常年份对该地区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是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点在6月22日不同时刻测到的当地太阳位于正南方时的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示意图。

(1)四地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
A ;B ;C ;D
(2)该日四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3)B、C两地的气候分别是:B气候;C气候。

下图为世界时(零时区)某日1时40分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中的A~E是这一天全球5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点的地理坐标,经度:,纬度:
(2)A~E5个地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若流经5地的河流,两岸岩性相同,则适合在河流右岸建设港口的地点是
(3)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4)在图中,画出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线。
(5)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①松花江航运繁忙 ②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③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④渤海湾正值赤潮严重期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59.2%,水资源仅占14.7%。
据大河报报道:自古以来,长江和黄河各自奔流不息,互不相犯。昨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的贯通,在黄河下30多米,一条长达4.25公里的隧洞打通,这意味着,2014年,长江水可以通过隧洞从黄河下面流过,给京津等缺水地区供应长江水。穿黄工程被誉为“高、精、尖、难、险”工程的化身,被称为“咽喉工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在挖掘竖井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攻克了76.6米超深地下连续墙,解决了55米超深地基加固等技术难题,无论是大小还是深度,都属国内第一。
(1)南水北凋工程实现了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联系,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2)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地下隧洞和架空渡槽两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地下隧洞。请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方案
是否占空间
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
是否影响航运
成本高低
地下涵洞




架空渡槽





(3)南水北调的目的地之一是华北,华北的气候类型为,容易出现旱,土地常会因为不合理灌溉而导致,请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干旱已经是世界性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的示意图
(1)图中阴影部分的地形名称为,这种地形的成因是,属地球的(内、外)力作用。
(2)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南、北)方向,该地有丰富的水,适合发展农业。
(3)该地区较为丰富的新能源可能有
(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5)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