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2013年的夏季,我国的天气可谓“水深火热”,南方许多省的城市气温高达40°C以上,而华北、东北的许多地区却是暴雨频繁,河水暴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下图是2013年8月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与我国2013年夏季“水深火热”内在关系。
该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试分析其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表1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
断流年数 |
断流天数 |
径流量(亿m3) |
1991—1995 |
1 |
61 |
9.62 |
1996—2000 |
5 |
817 |
4.43 |
2001—2007 |
7 |
2555 |
0 |
(1)依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确定,该流域所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
(2)据表1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
(4)针对该流域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的措施。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
图甲图乙 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表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
1978年 |
55.0% |
19.8% |
4.9% |
15.4% |
4.9% |
2008年 |
40.2% |
44.1% |
6.2% |
1.3% |
8.2% |
(1)据图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3)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哪些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