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省区 |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
甲 |
521 |
91.5 |
乙 |
231 |
61 |
丙 |
85 |
31 |
丁 |
1220 |
44 |
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类型的差异 | B.降水的差异 |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
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棉花 | B.春小麦 |
C.花生 | D.天然橡胶 |
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 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 D 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 都临海洋 B 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 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 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A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B 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 粮食商品率高 D 全球变暖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 B.太阳辐射强 | C.水资源丰富 | D.土壤肥沃 |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