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省区 |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
甲 |
521 |
91.5 |
乙 |
231 |
61 |
丙 |
85 |
31 |
丁 |
1220 |
44 |
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黄麻 | B.油橄榄、春小麦 |
C.花生、甜菜 | D.棉花、天然橡胶 |
全球变暖虽然会给地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但也会带来一些好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大幅度减少 |
B.全球变暖会使冰川的融化量加大,从而使世界各地的水资源更加充沛 |
C.全球变暖会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各地的农作物产量提高 |
D.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变得适于温带作物生长 |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
A.海平面的上升 | B.城市数量增多 |
C.动物数量减少 | D.冰雪覆盖扩大 |
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 )
A.修筑水利工程 |
B.控制大城市规模 |
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
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
A.海平面的上升 | B.城市数量增多 |
C.动物数量减少 | D.冰雪覆盖扩大 |
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 )
A.修筑水利工程 |
B.控制大城市规模 |
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
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
根据地质构造划分,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 | B.背斜 | C.断层 | D.地堑 |
2007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据此回答下面两题。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 ( )
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 |
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
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 |
D.增加了灾害危险 |
冰川消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5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全球普遍变得干旱 |
B.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 |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
D.海平面将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