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欧洲某国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形图
材料二: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2010年二、三产业就业比例(%)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
产业类型 |
大城市 |
中、小城市 |
农村 |
工业和建筑业 |
31 |
50 |
19 |
交通和通讯业 |
51 |
36 |
13 |
金融服务业 |
68 |
27 |
5 |
技术服务业 |
58 |
33 |
9 |
(1)据材料一,推测该国种植业分布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归纳该国城市的主要特征。
(3)该国根据国情,重点发展了需要原料少的医药、精密仪表等工业,简述其原因。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分别有世界上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们共同区位优势之一是________(矿产)资源。
(2)左图中的城市A为;右图河流③在该工业区的河段主要运输的物资为。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偏高。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使得区域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都重视了和的发展。
读两国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回答图示甲国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
(2)简述两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①、②两处,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4)甲图所在的大洲有世界最大的沙漠,其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读北美和欧洲图,回答
(1)图中斜线区域属于_______自然带,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2)简述A所在国高度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
(3)简述B所在大洲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图16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图17为该区域气候资料
(1)简述该区域的气候特征
(2)描述L河段的水文特征
(3)耕作区修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试分析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