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构想,旨在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战略构想体现了( )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我国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我国是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 )
| A.本质和现象. |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 C.实践和理论 |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 )
| A.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 B.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 C.一切从实际出发 |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揠苗助长的典故中“宋人”的错误主要在于( )
|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
|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
| 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美国的火车旅行家保罗·太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到,“只要有昆仑山脉存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
|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
|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 )
①改变和创造规律的需要
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需要
③利用规律,创造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
④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需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