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气象台在官方微博上称因为卢布贬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有所降低。这条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微博,引起网友的疑问和猜测。对此,中央气象台官微回复称,“准确说是资金减少导致气象观测数据缺失,继而影响到了数值预报。”中央气象台的回复表明(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人们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新的联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 B.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
C.规律可以被人认识 |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王华明教授及其团队首次使用激光将合金粉末熔化,通过计算机一层层堆积,生产出钛合金及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关键整体构件,并应用到C919等飞机研制生产中,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材料。这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
B.改造世界是科学理论的根本目的 |
C.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D.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
科学家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采用了—种新的组合神经成像方法,在对大量的健康成人的大脑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当人一个大脑区域的功能丧失时,备用的次要大脑区域就会立即活化起来,取代不能工作的大脑区域。这告诉我们,当关键的大脑区域受伤后,人类能继续维持工作。科学家关于人脑的认识进一步佐证了
①没有大量的医学研究很难获得科学的医学结论
②人脑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是产生意识的基础
③现代科技和方法有助于促进人们对人脑的认识
④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就不可能有意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