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让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新丝路精神要求我们( )
①要继承传统,革故鼎新
②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既要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 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
我国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了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
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下图是国家标准委对酒后驾驶、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以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依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质变是最变的必然结果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③醉与非醉之间并没有明确标准④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④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