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这一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它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B.是错误的,因为它夸大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C.是正确的,因为它肯定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是错误的,因为它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该成为“学习型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实行高中义务教育
C.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010年以来,“G族”异军突起。G族,泛指3G时代常使用手机上网、阅读、音乐视频等功能的人群。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手机网等都通过手机网络实现了中国“两会”传播到全球各地。这表明
① 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 大众传媒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③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 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
① 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 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 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 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1年2月,利比亚冲突不断,局势动荡。截至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我国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已经撤出35860人,中国的“国家力量”在行动。“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愈发亲切。”中国水电集团二局驻利比亚项目经理杨学良感叹说。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A.人的意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D.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花祭、树葬、海葬……,清明节也因不断注入时代元素而有所变化,传统习俗与时代内涵兼具的清明新文化正在生成。然而,当回归的传统习俗遭遇现代文明,在所难免会产生碰撞。鲜花换纸钱,能否换来环保?市场与公益,谁主宰殡葬改革方向?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节日是否被福利性假日所置换?这场新旧文化的博弈表明
①文化发展要摒弃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内涵
②清明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应保留其相对稳定性
③要不断推出注入时代精神的清明新文化
④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