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强调“宪法高于一切”,忠于宪法,依宪治国,他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这一论述体现了( )
①我国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准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的政治权力是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
|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
|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
|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 |
|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
| 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 |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
|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
| C.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 )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
|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绝对的决定作用 |
| D.观念先于过程而存在 |
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物也有意识 |
|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
| C.意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人间的人脑 |
|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