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9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校 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中央电视台启动这一报道,是因为(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校训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抗非典斗争中,形成了抗非典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形成了“汶川精神”…… 这些精神鼓舞着人们去更好地改造世界。这表明()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面对“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生产企业的员工追悔莫及,低下了羞愧的头。富有责任感的奶产品企业高管人员几乎不约而同向社会发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承诺:哪怕自己的企业关门停产,也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干干净净的市场环境。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说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B.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 |
C.由市场经济带来的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不可避免的 |
D.发展市场经济追求经济效益是重中之重 |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3000名孔子的弟子齐声吟唱着孔子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伴随着吟唱,现场魔幻般地展现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汉字的不朽魅力。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关于汉字的看法正确的是()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 |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 |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D.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首要记载文字 |
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
① 帮助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春蕾计划”
② 帮助贫困母亲及其家庭改变生活的“幸福工程”
③ 帮助贫困学生的“手拉手蓝天工程”助学活动
④ 开展打击“抢劫、抢夺”的专项治理活动
A.① ② | B.③ ④ | C.① ② ③ | D.② ③ ④ |
2008 年,国务院启动“大部制”改革:调整变动15个机构,减少4 个正部级机构,新组建环境保护部等5 个部级机构。国务院“大部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B.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
C.调整我国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
D.解决我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对抗性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