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组合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 抗病红种皮 |
抗病白种皮 |
感病红种皮 |
感病白种皮 |
||
| 一 |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 二 |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 三 |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右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次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C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
B.B在叶绿体基质上进行,且只有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
C.A中产生的O2用于C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
D.在叶绿体中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 蔗糖溶液(g/mL) |
细胞变化 |
||||
| 0.30 |
发生质壁分离 |
||||
| 0.25 |
无明显变化 |
||||
| 0.20 |
有胀大趋势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
| B.线粒体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的内膜 |
|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 D.细胞连续分裂时,ADP的含量会逐渐升高 |
下曲线中能正确表示酶作用规律的是( )
| A.I和III | B.II和III | C.I和IV | D.II和IV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作用分解
②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③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细胞质中
④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
⑤溶酶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存在
| A.①③④ | B.①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