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国位于印度洋主航道中心线附近。中国与该国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达成一系列共识和合作计划,积极启动双边自贸谈判,重点推进港口建设和运营、临港工业园开发建设,以实现互利共赢。下图示意海上丝绸之路(局部)和甲国区域。
(1)判断中国古代商船从甲国返航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8分)
(2)甲国水能丰富但开发程度低,说明该国水能开发少的原因。(10分)
2007年10月,在中国的援助下,在A地开始建设大型港口,它将成为印度洋主航道上的重要海港,进而成为中国远洋船只的理想中继点。
(3)指出A港获得开发的区位优势。(10分)
(4)依据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产业向甲国转移的促进作用。(9分)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图甲中甲地区建有“萩芦风电场”,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如图乙所示),风机大叶片朝向东北。
材料三 近些年来,继甲、乙地区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甲所在省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1)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甲地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及风机叶片朝向的主要原因。
(2)说明甲地海岸带(海陆交接地带)除风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3)分析该地巨大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为防止湿地水库群萎缩,可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所示是新西兰,它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439万。该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 根据新西兰概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国多火山地震,试分析其原因,并据此说明其可能有哪种新能源。
(2)对比分析图中甲、乙两地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3)该国南岛东部地区是世界上皮肤癌高地区之一,从大气环境方向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降水通常不会渗入地下蓄水层。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沙特阿拉伯一直在沙漠中开采地下水,用于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水文学家认为这些水只能够开采50年。目前沙特阿拉伯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材料三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迪拜迅速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有“中东的香港”之称。下图为迪拜2010年GDP比重图。
(1)分析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降水量偏多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沙特阿拉伯地下水为非可再生资源,试说明理由。
(3)近几十年来,沙特阿拉伯的_____________工业迅猛发展,请说出该工业发展对本国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4)简述迪拜迅速崛起的区位优势。
读南美洲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拉普拉塔河流域湿地的形成原因,并说明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特征。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有所减小,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频率反而增大了,试分析原因。
(3)英国乳畜业发达,每年却从阿根廷大量进口牛肉,试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