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影响图中东部地区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 C.海陆位置 | D.纬度位置 |
图中城市分布于南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③铁路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 ④沿绿洲分布,水源充足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图是“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 B.黄土高原 |
| C.内蒙古高原 | D.长江三角洲 |
该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 B.城市化快速发展 |
| C.粮食政策调整 | D.灌溉技术的发展 |
下面的图甲是某同学到野外旅游时绘制的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乙是他沿图甲中某线路(图中四条线路路程均为6千米)行走的路程、速度变化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图甲的比例尺为( )
| A.1:10 000 | B.1:30 000 |
| C.1:100 000 | D.1:300 000 |
该该同学行走的路线及方向分别是
| A.A1B1东北方向 | B.A2B2西南方向 |
| C.A3B3东南方向 | D.A4B4东北方向 |
该当该同学走到图乙中的M点时,其出发点到M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约为( )
| A.190米 | B.140米 |
| C.120米 | D.100米 |
下图是沿106.5º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1月、7月均温和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北部山地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大约位于
| A.山顶2800米处 | B.南坡海拔2000米处 |
|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
该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该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40000 | B.1:20000 |
| C.1:4000 | D.1:200000 |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 B.河西走廊 |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东北平原 |
该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
|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