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
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1)唐太宗采取了哪些体现上述思想的措施?(两例,4分)
【盛世经济】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创新?(两例,4分)
【和同一家】
(3)唐朝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请你用一史实证明唐朝时期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对外友好】
(4)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请你以唐朝时期的历史史实来证明中日关系的友好。(两例,4分)
【文化辉煌】
(5)唐朝是我国诗赋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谁?
(6)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是哪位帝王?
(7)综合以上提供的信息,请你分析唐朝文化辉煌的原因。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14年2月27日,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小陈同学为了更有效的学习历史,将周年纪念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欢迎大家也参与进来。
【归纳整理来建构】
(1)该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序号 |
时间 |
重大事件 |
A |
1945.9.2 |
___①___宣布无条件投降。 |
B |
1945 |
根据____②__会议的要求,联合国成立。 |
C |
1955年 |
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成立了___③___组织。 |
【对比分析深探究】
(2)结合上述表格中A回答问题,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多少周年?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事件B有效的协调了行动,同一年苏军还发动了什么战役?该战役为哪个国家投降奠定了基础?
(4)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前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跟上面表格中哪一事件有关?(写序号即可)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以史为鉴照未来】
(5)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公祭日的理解。
(10分)有位同学对《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进行目录摘编和读后感,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第一章 观念维先——国家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感言:“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确实如此,新的思想观念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1)请结合所学内容写出世界近代史上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名称。(2分)
第二章 政制维新——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惟有变化不变
(摘录一)光荣革命带来两个世纪的光荣
(摘录二)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
感言: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2)请结合摘录一和摘录二相关内容,思考它们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
第四章 社会维流——民主自由是长盛不衰的源头活水
(摘录三)希拉克:自由、平等、博爱,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
(3)在世界近代史上,写出最能体现希拉克所提到的“自由”、“平等”思想的法律性文献。
第九章 报国维志——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感言: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4)19世纪中期的美国和俄国均面临着发展困惑,请写出当时两国的“引路人”。
【读后反思】
(5)结合摘编内容,思考促成大国崛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分)
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 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蒸汽机从发明到运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展示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该次科技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核心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一中反映原子能利用的是哪一幅图片?哪一理论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材料二反映的是该次科技革命哪一特点?
(4)材料三中图2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5)分析材料三,谈谈你对科技革命影响的认识,并结合自己学习生活,说说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各国(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也学会……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美国、西欧、日本不同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四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另一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实施后起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开始于谁领导的什么政策?结合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分析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比重呈现什么相同态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经济地位。这些变化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据材料四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5)上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给经济崛起中的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18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三次科技革命。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着巨变。
阅读材料 |
问题探究 |
归纳总结 |
材料一: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于是人们的节奏也就加快……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
(1)写出材料一中“火车”的发明人。根据材料一,指出火车改变人类生活的表现。 |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
材料二:至1914年,汽车、出租车以及卡车塞满了欧洲和美国的城市街道,造成了对石油、橡胶以及混凝土的新需求。 正如这些新的交通工具把千万人在地理距离上连接起来一样,电报电话把他们联系在巨大的通讯网络中。 ——(美)丹尼斯﹒谢尔曼 乔伊斯﹒索尔兹伯里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
(2)说出材料二中“汽车”发明的时间和动力机械。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
材料三: 计算机奇才常常在小小年纪就跟经纪人、金融机构执行官、各类企业家一样暴富……微软主席比尔·盖茨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其财富以数十亿计。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
(3)材料三中的“计算机”出现在哪一次科技革命中?列举计算机网络影响下形成的美国经济发展新模式及其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