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向锌与稀硫酸体系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
反应速率加快 |
Cu2+具有催化作用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铝片 |
铝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铝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Fe2+或Fe3+ |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Mg2+>Al3+>F- | B.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
C.酸性强弱:H3AlO3<H2SiO3<H2CO3<H3PO4 | D.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 |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再分别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 |
B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
原溶液中有Br―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B、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高
C.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B原子的相同
D.Y元素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互称同位素的两种核素间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A.①②④⑤ | B.③④⑤⑥ | C.②③⑤⑥ | D.①②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