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Ag+ |
B.向Na2SiO3溶液中滴入适量醋酸,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
C.用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
D.利用碘水检验淀粉已经水解 |
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A.2mol | B.3mol | C.4mol | D.5mol |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 I2(g)+ H2(g) 2HI(g) △H=-9.48 kJ/mol
② I2(s)+ H2(g) 2HI(g) △H="+26.48" kJ/mol
A.254g I2(g)中通入2g H2(g),反应放热9.48 kJ |
B.当反应②吸收52.96kJ热量时转移2mole一 |
C.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
D.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能量相差17.00 kJ |
下列叙述是小明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
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
C.电子沿外导线由锌流向铜,通过硫酸溶液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 |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 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 mol电子通过 |
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若X、Y属于同主族元素,且相对原子质量:X>Y,则X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 |
B.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
C.若X、Y都是气态氢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X>Y,则沸点:X>Y |
D.若M、N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M>N,则非金属性:M>N |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水与冰 |
B.O2与O3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