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氢化物常用于制冷剂,X和Z同主族,其中Z单质易溶在ZX2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B.W、Z的氢化物均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
C.含Y元素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
D.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低于Z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
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易溶于水 |
B.铯与水或酸剧烈反应,都能生成氢气 |
C.碳酸铯用酒精灯加热,可以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 |
D.硫酸铯、碳酸铯、硝酸铯都易溶于水 |
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规律的一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中锂的密度最小,熔点最低 | B.碳酸钾溶液的pH<7 |
C.乙醇与金属钾反应生成氢气 | D.用电解铯盐溶液的方法冶炼金属铯 |
钠盐与钾盐性质相似,但在很多生产实际中多用钾盐而不用钠盐,如实验室制O2多用KClO3而不用NaClO3,制黑火药用KNO3而不用NaNO3,并且此KNO3中必须不含NaNO3。以下各种理由合理的是( )
A.钾盐比钠盐更易得到 | B.钾盐的氧化性比钠盐强 |
C.钾盐的熔点比钠盐高 | D.钠盐的吸湿能力比钾盐强 |
把NH4Cl从几乎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分离出来是联合制碱法中的关键。为此,应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某种气体,同时加入磨细的食盐,可析出不含NaHCO3的NH4Cl。NH4Cl和NaCl共同存在时的溶解度曲线如上图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别 |
通入气体 |
控制温度 |
A |
CO2 |
30—40 ℃ |
B |
CO2 |
0—10 ℃ |
C |
NH3 |
30—40 ℃ |
D |
NH3 |
0—10 ℃ |
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和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发生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则下列对混合气体组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 B.一定没有N2、HCl和CO |
C.一定含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 D.一定含有N2和HCl,没有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