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
CO(g)+H2(g):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 容积 |
0.5 L |
0.5 L |
V |
| 温度 |
T1 ℃ |
T2 ℃ |
T1 ℃ |
| 起始量 |
2 molC 1 molH2O |
1 molCO 1 molH2 |
4 molC 2 molH2O |
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的平均速率v(H2)=0.1 mol·L-1·min-1
B.丙容器的体积V>0.5L
C.当温度为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25
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 mol,则T1< T2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说明该钾盐是K2CO3 |
| B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
| C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说明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
| D |
C2H5OH与浓硫酸170 ℃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
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y)的关系正确的是
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2++ +Ba2++2OH-===BaSO4↓+Fe(OH)2↓ |
B. +Fe3++ +Ba2++4OH-===BaSO4↓+Fe(OH)3↓+NH3·H2O |
C.2Fe3++3 +3Ba2++6OH-===3BaSO4↓+2Fe(OH)3↓ |
D.3 +Fe3++3 +3Ba2++6OH-===3BaSO4↓+Fe(OH)3↓+3NH3·H2O |
下列离子在给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Al粉放出H2的溶液中:Na+、K+、Fe3+、NO3— |
| B.c(Fe3+)=0.1mol/L的溶液中:NH4+、AlO2—、SO42—、HCO3— |
| C.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K+、NO3—、Cl— |
| D.c(H+)=1×10-13mol/L的溶液中:K+、Cl-、AlO2-、CO3- |
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8O9 |
| B.能与Na2CO3反应 |
|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
| D.0.1 mol绿原酸最多与0.8 mol NaOH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