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送别裴仪同
王褒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
边衣苦霜雪,愁貌损风尘。
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亲。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和柳永的《雨霖铃》一样,用了 的手法,设想别后裴氏的苦况,表达了 之情。
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蕴含着无限涵意,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4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5分)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5分)
阅读古代诗歌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 ,送别之歌。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