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请赏析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2)请分析诗人将梅称为“世外人”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作者在密州任上,动工修葺外园北旧台。并由苏辙命名曰“超然”。
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思考,“烟雨暗千家”中“暗”字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2分)
答:

词的下阕蕴涵了词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试分条概括。(3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登楼感怀
于 谦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南乡子
北宋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这首诗歌第一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暝”是不眠之夜的意思。
B.首句中“空山”描绘了雨后山中的寂静和清新。
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归而竹暄,划渔舟而莲动;晚风吹来,莲叶摇曳多姿。
D.“随意”“王孙”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如此秋景“王孙”亦可自留。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特定时间的景色,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将月、松、泉、石、竹、莲、浣女合渔舟等,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诗人的高洁情趣。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沉情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