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对话,塑造不悔人生
材料一:对话“坚强弟”。2015年3月,《威海晚报》的一篇报道《10岁男孩带奶奶千里求医》获赞无数。小男孩沐沐,2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爸爸生活,5岁时爸爸去世,与奶奶相依为命,直面生活,奶奶不愿意过多麻烦他人,“不光我们家有难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自强自立,坚持工作,抚养孩子;9岁时,奶奶突发脑梗瘫痪在床,面对挫折,他自认“阳光少年”,悉心照顾奶奶,“功课耽误了能补,奶奶的病耽误了就补不回来了”,如果心里难过时,他说,可以向朋友倾诉,但是他一般会把不开心的事写在纸上,叠成飞机让它飞走,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留给时间,时间会解决一切的。
材料二: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大多数同学的家庭有着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长辈、亲友等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关怀。但是,成亦顺境,败亦顺境,越来越多的同学面对初中学业内容的增多,出现了厌学情绪,甚至找借口、编理由逃学。
(1)结合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回顾自己学习中曾经遇到过怎样的挫折?自己又是怎样战胜的?
(2)培根说:“顺境最易见败行,逆境最易见美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是怎样认识挫折的两面性的?
(3)“把不开心的事写在纸上,叠成飞机让它飞走”,面对挫折,阳光总在风雨后,“坚强弟”面对挫折的做法给你哪些启示?
目前,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这个数字是50年前的2倍。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在我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盲目挤占耕地面积、毁林开荒,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大自然进行了几十年的涸泽而渔式的掠夺后,还未来及体会万物之灵长的胜利,就匆匆迎来了大自然的疯狂报复还击。资源枯竭,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物种不断灭绝,持续的干旱或暴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频频光顾的沙尘暴,被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污染的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不再蔚蓝的天空……,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与自然的搏击,人类的贪婪和短视注定了人类将输得更惨。在痛定思痛中,是否开始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析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应当怎么办?
(3)青少年应当成为绿色的使者,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谈谈你打算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材料一:深圳以经济发展快速闻名,深圳的义工活动也非常活跃。截止到2008年,全市注册的义工已多达8万名,成为深圳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这片热土工作和生活的福田区竹园小学副校长李泓霖深受吸引,于1997年7月正式成为一名注册义工。从此,市内各处的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残疾人服务站常常可以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几年来,他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已超过3000小时,到2008年2月,李泓霖共捐款2万多元给威远镇的贫困学生,使冯晓菊等17名学生避免了辍学。
材料二: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以来,全国各地高校学生纷纷响应,1200多所学校、5万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了招募、报名工作。一年来,志愿者们志愿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留给中国大地那些最贫困闭塞、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风采。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
(1)深圳义工的活跃、大学生积极参加服务西部志愿者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2)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做些什么?
【维权——我思我悟】
某著名影星林某某在美容机构宣传网站中发现该机构擅自使用自己的照片,用作丰胸、瘦脸、祛痘、开眼角、割双眼皮、疤痕修等整形美容手术的宣传图片,气愤之余,将该机构告上了法庭,要求其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赔偿30万元。
(1)影星林某某状告该美容机构的理由是什么?
(2)你认为法院会支持林某某的诉求吗?为什么?
(3)该案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和谐——健康成长篇】
材料一:“微信”以其内容丰富、功能便捷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交流方式。“微信”能拓展社交圈,但是若使用不当,个人隐私可能被泄露。
(1)为了不让“微信”成“危信”,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二:男子许某将通过非法的方式获取的七八十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在网上贩卖,从中获利9万元。2014年8月26日,南山法院一审判决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4.5万。
(2)材料二股民被泄露的信息可能有哪些?
(3)你怎样看待材料二中网站和许某的行为?
材料三:安安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我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个小书桌,书桌里有个小屉,一把销将我的小秘密锁在里面。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锁被砸开了,打开一看,里面的信件、日记好像被翻过。安安赶紧问妈妈,妈妈笑着轻松地说:“不要慌,是我砸的,看人你整天神神秘秘的,我就是不放心,想看看你到底有什么秘密。”安安听后,又气又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4)安安该怎么办?你是她的同龄人,请帮助出出主意。
【法治——食品安全篇】
同学们对2014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的食品安全问题很感兴趣,七嘴八舌聊开了……
安安:“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合乎民心,赞一个!
(1)“舌尖上的安全”与公民的哪项权利息息相关?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这项权利?
(2)在我国有哪些法律保障此项权利?请举两例
(3)作为青少年,安安怎样行使这一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