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对话,塑造不悔人生
材料一:对话“坚强弟”。2015年3月,《威海晚报》的一篇报道《10岁男孩带奶奶千里求医》获赞无数。小男孩沐沐,2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爸爸生活,5岁时爸爸去世,与奶奶相依为命,直面生活,奶奶不愿意过多麻烦他人,“不光我们家有难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自强自立,坚持工作,抚养孩子;9岁时,奶奶突发脑梗瘫痪在床,面对挫折,他自认“阳光少年”,悉心照顾奶奶,“功课耽误了能补,奶奶的病耽误了就补不回来了”,如果心里难过时,他说,可以向朋友倾诉,但是他一般会把不开心的事写在纸上,叠成飞机让它飞走,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留给时间,时间会解决一切的。
材料二: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大多数同学的家庭有着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长辈、亲友等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关怀。但是,成亦顺境,败亦顺境,越来越多的同学面对初中学业内容的增多,出现了厌学情绪,甚至找借口、编理由逃学。
(1)结合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回顾自己学习中曾经遇到过怎样的挫折?自己又是怎样战胜的?
(2)培根说:“顺境最易见败行,逆境最易见美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是怎样认识挫折的两面性的?
(3)“把不开心的事写在纸上,叠成飞机让它飞走”,面对挫折,阳光总在风雨后,“坚强弟”面对挫折的做法给你哪些启示?
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小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又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积极钻研专业技术,多次荣立三等功。复员后,他自筹资金经营服装店,并积极纳税,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在家里,他教育子女、孝敬父母,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
(1)在这一事例中,小杨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4分)
(2)结合上述事例,说一说公民应怎样维护权利、履行义务?(6分)
材料一:面对十面霾伏,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材料一中“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说明什么?
(2)、为减少雾霾天气,使中国更美丽,我国实施了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3)材料二中“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目标,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4)青少年能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做些什么?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
(2)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这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3)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材料一:2013年6月20日,在天空一号里,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王亚平、张晓光为全国6000多万中学生上了一堂失重环境下的物理实验课。目前,只有中美两国进行过太空授课。
材料二:《福布斯》杂志公布“2013年全球最具创新的100强企业”。根据这份榜单,美国上榜企业最多,达39家,中国只有5家上榜。拥有将近20%的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创新企业却仅占5%。
(1)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我国应该怎么做?(至少两点建议)
近期来,四川省高校组织推动的“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正在我们身边进行,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倡议我们在就餐后打包剩饭剩菜,“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1)“光盘行动”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
(2)“光盘行动”有利于建设哪“两型”社会?
(3)谈谈你对“光盘行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