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分析: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
D.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 |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 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 |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
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 |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
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 B.⑤②④③① | C.⑤②④①③ | D.⑤①④②③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茶,滚滚红尘中偶尔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荡漾 不是 而是歇息 | B.环绕荡漾 不是就是栖息 |
C.环绕飘扬 不是 而是歇息 | D.缭绕飘扬 不是就是栖息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给马生的赠序,文中自述少年时求学之艰难来勉励马生珍惜良时,刻苦学习。 |
B.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变色龙》中刻画的一个走狗形象,契诃夫和《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
C.从《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我们看到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积极乐观的人生情怀,从《陋室铭》中更看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
D.不管是追忆童年读书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怀念恩师的《藤野先生》,还是叙述回故乡见闻感受的《故乡》,都是鲁迅在《朝花夕拾》里的回忆。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4月9日是凤凰古城最后一个“免费日”,记者在景区发现,尽管下着雨但街市上撑着伞、披着雨衣的游人不绝如缕。 |
B.复旦大学一在读医科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致死,该消息瞬时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轩然大波。 |
C.某一小学举行运动会入场式,一个小时内,居然有20来个孩子快晕倒了,真是惨绝人寰。 |
D.电视散文是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二者相得益彰,再现以至升华文学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至善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