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分析: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
D.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 |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
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讲述了世外桃源的故事,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春秋时的孔子辑录、编纂而成。 |
C.《陋室铭》以物为喻,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作者是唐代刘禹锡。 |
D.《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
西城区慈悲庵内建有陶然亭,清代翁方纲为陶然亭撰写对联,上联是“烟笼古寺无人到”,
下联应是
A.慈悲弥陀有佛来 | B.晨钟暮鼓有罄鸣 |
C.树倚深堂有月来 | D.陶然新亭有仙来 |
在我校六十年校庆上,一副“枣林求索历甲子,杏坛树人载千秋” 的对联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下面同学们的表述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甲同学说,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枣林对杏坛,求索对树人,甲子对千秋。 |
B.乙同学说,“历”是经过的意思,干支纪年中一个甲子是六十年,表明我校经历了六十年。 |
C.丙同学说,“枣林”点明我校地点,“求索”来源于屈原《离骚》中的“吾将上下而求索”。 |
D.丁同学说,“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树人”来源于鲁迅,因为鲁迅原名周树人。 |
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B.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
C.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 |
D.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奉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④②③① | B.②③④①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③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