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仪器的使用、实验药品选择或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苯、乙醇、四氯化碳都是重要有机溶剂,都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
B.可用蘸浓硫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C.往装有铁钉的试管中加入2 mL水、3滴稀醋酸和1滴K3[Fe(CN)6]溶液,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粘附气泡,同时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
D.用量筒量取10.00mL 1.0 mol·L-1的盐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制得0.1mol·L-1的盐酸 |
反应2SO2(g)+O2 (g)2SO3(g) ,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1•s-1 ,则这段时间为 ()
A.0.1s | B.2.5s | C.0.5s | D.10s |
反应FeO(s)+C(s)=Fe(s)+CO(g); △H>0,ΔS>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下自发进行,高温下非自发进行
B 高温下自发进行,低温下非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进行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 D.a > b |
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 B.3:2:1 | C.6 :3:1 | D.6:3: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强极性键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 |
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
C.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
D.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由于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