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领导集体强调的“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宏大的,同时又是现实的。某校初三同学进行了一次“中国梦”的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探究一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1)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请问这三条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探究二 “中国梦”为中国人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凝聚了民众,振奋了人心。
材料一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2)请回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今年(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
(3)根据以上三幅图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并选择其中一个简要叙述该会议的历史意义。
(4)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红军长征 ②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探究三 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
(5)为实现“两弹一星梦”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
(6)面对这些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1)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是什么?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
材料三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3)"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作为突出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邓小平曾说过:"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下图四个经济特区,哪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5)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出了怎样的重大政治决定?
材料四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
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新华时政》2012年11月30日
(6)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请结合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如思想、文学、史学、书画艺术等,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就"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一下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信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他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的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文件的出版,总计达6万多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而其核心是中国问题……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它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材料三"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战争等。
--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和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该和约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从而引发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的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参考消息》评出了2011年十大国际新闻,其中之一是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亚太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对此,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捍卫国家利益?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丢人"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五年前上海"丢人"引起一二八事变,多少都捞到了好处。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四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做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做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所描述的日本侵华罪行发生在哪座城市?
(5)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请你举出一种日本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为战争翻案的行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这一科举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
--《新唐书》
材料三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取消科举考试。
--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四谨上溯古制,参考列邦,拟定京师大学暨各省高等学、中学、小学、蒙学章程,候钦定各省,核实兴办,凡名是实非之学堂及庸滥充数之教习,一律从严整顿。
--《清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
(2)材料二中的"武举"最早出现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三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
(4)材料四中建立起"高等学、中学、小学"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出自哪一文件的规定?
(5)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即将完成,相信你肯定有不少的收获或打算,请写出其中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