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富含淀粉的是
A.玉米 | B.牛奶 | C.豆油 | D.青菜 |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
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⑤②④① | C.⑤①②④ | D.③②④① |
t1℃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B.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
C.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
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
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B.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内壁有大量水滴 |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玻璃棒边搅拌边碾压氯化钠晶体 |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