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 |
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
C.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
D.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干冰 |
B. |
火碱 |
C. |
白磷 |
D. |
料酒 |
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盐酸挥发 |
B. |
试管破碎 |
C. |
石蜡燃烧 |
D. |
胆矾研碎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a: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
B. |
图b:向pH=11的碱溶液中不断加水 |
C. |
图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
D. |
图d:向一定量的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2 |
34 |
0 |
2 |
反应后质量/g |
40 |
待测 |
16 |
2 |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 |
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是40g |
C. |
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
D. |
该反应中Y和Z的质量比为17:8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都能变成饱和溶液 |
B. |
t 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C. |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D. |
分别将t 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2℃,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