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亮光。”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开始了改革开放 |
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C.建立了经济特区 |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 B.西周 | C.商朝 | D.东周 |
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其标志性事件包括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古巴导弹危机④苏联解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29~1933年 |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
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 |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物价上涨比较快
C.涉及范围特别广 D.破坏程度特别高
一战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旨在调整国际秩序,但它们都试图以牺牲中国主权利益来达成目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 B.《北大西洋公约》 《四国条约》 |
C.《华沙条约 》 《五国条约》 | D.《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
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又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