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完成以下问题。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 | B.不断南移 |
C.不断东移 | D.不断西移 |
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
2014年3月16日,世界海拔最高铁路——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铺轨贯通,预计9月份正式通车运行。回答下题。建设拉日铁路需克服许多巨大难题,不包括
A.多年冻土 | B.生态环保 | C.高原缺氧 | D.日照强烈 |
有关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落后,以河谷农业为主 |
B.矿产多,水能、地热能蕴藏多 |
C.气温日较差较小,年较差较大 |
D.人口稀少,城市集中山地南坡 |
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5°N,81°W)成功发射。回答下题。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时间约为
A.11小时 | B.12小时 | C.13小时 | D.14小时 |
与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复杂的地表形态和多样土壤 |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
C.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 D.强烈的地震和频繁的火山活动 |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下图,完成小题。“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因素是( )
A.粮食需求 | B.气候变化 |
C.技术水平 | D.劳动力数量 |
“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小题。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
B.气候条件较优越 |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
D.劳动力较充足 |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 B.科技投入较大 |
C.劳动生产率较高 | D.劳动力价格较低 |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 B.扩大种植面积 |
C.增加劳动力投入 | D.加大化肥使用量 |
研究发现,我国可供水稻生长的安全生长期延长了6~10天,而水稻实际生长期却在缩短,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全球变暖,积温上升 |
B.科技进步,品种改良 |
C.市场需求扩大 |
D.运输条件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