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是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15亿人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16亿人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人或16.6亿人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9亿人 |
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 B.15.1或16.6亿 |
C.约8~9亿 | D.约14~15亿 |
下列不与合理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优劣 | B.科技发展水平 |
C.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D.消费水平 |
有关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
B.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
C.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承载力影响很小 |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承载力具有绝对的确定性 |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和体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对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
B.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的意义 |
C.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就越高 |
D.人文景观都是以具体形式存在的景观,是实在的自然景观 |
旅游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可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 B.可以丰富文化生活、健体、治病 |
C.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重要途径 | D.能满足人们各种商业活动的需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为人口迁入区的是
A.欧洲、南美洲 | B.西欧、西亚 | C.北美洲、大洋洲 | D.东南亚 |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环境人口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A.土地、矿产资源丰富 | B.气候适宜 |
C.人口素质较高 | D.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大小 | B.城市的用地规模大小 |
C.大城市数量的多少 |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