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将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同时“一带一路”的构想覆盖地区存在外部制约因素,这种制约因素主要是如何处理与大国及区域合作组织的关系问题。 如果用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来认识上述材料,正确的是( )
①“一带一路”将以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引擎”
②“一带一路”将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③“一带一路”的推进既是机遇,也将是挑战
④“一带一路”要遵循大国实际,不能一刀切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弗兰西斯·培根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中采集原料花粉,然后酿成香甜的蜜。据此完成8~9题。
8.上述比喻蕴涵的哲理是( )
A.在充分占有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获得理性认识
B.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共同的东西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9.材料中“香甜的蜜”表明( )
A.哲学家的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B.哲学家的哲学观点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而获得的理性认识
C.正确的认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D.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其哲学寓意是( )
A.只要思考就有办法 |
B.思考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必要条件 |
C.获取感性材料无关紧要 |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
判断一个同学的学习目的,综合各方面的材料,抓住主要的、能够说明问题的现象,而对有些现象如学习成绩偶尔下降等进行舍弃,这是( )
A.去粗取精 |
B.去伪存真 |
C.由此及彼 |
D.由表及里 |
在漫画《填补》中,搬石头者( )
填 补
A.看到的是假象 |
B.看到的是本质 |
C.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
D.没有看到事物的真象 |
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认识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
C.感性认识直接、具体,理性认识抽象、间接 |
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它对感性认识有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