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认为,用一个月的劳动来给自己做一件上衣,而只用一个星期的劳动做一顶帽子,虽然决不把它们拿去交换,一件上衣的价值将是一顶帽子价值的四倍。这个观点( )
A.错误的,没认识到不交换的物品没有价值 |
B.正确的,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区别 |
C.错误的,没认识到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
D.正确的,符合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基本原则 |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认识是实践的惟一来源 |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
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并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
C.真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
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②人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③应该一分为二地担待事物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 ③④ | D.①②③ |
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这就是说( )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发展 | D.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
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表此事的“实”。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