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多半是一本正经地抒情言志,宋词主要是含蓄婉转地言愁写悲,元人散曲则大都是活泼俏皮地写心达意。武汉大学的王兆鹏教授谈唐宋元人写诗词曲的区别: “唐人经常是板着面孔写诗,一本正经地赋诗言志;宋人常常是哭丧着脸写词,词中时常充满了泪水;元人写散曲常常是面带微笑,时露幽默。” 王兆鹏教授的说法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
C.矛盾具有特殊性 | D.人的意识基本上都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
今天的郑州,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个以时尚定位的丹尼斯。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任生先生13岁只身一人离开河南,在台湾生活了40多年,如今一张嘴仍是满口地道的河南话,如果不是外界非要给他加上“台商”的标志,恐怕没有人能看出他阔别家乡几十年的痕迹。这说明
A.语言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B.人们并不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
2006年4月28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建议设立一个“漫画诺贝尔奖”,奖励来自日本和外国的漫画创作者,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日本的漫画通俗文化,以“抓住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年轻人的心”。这一材料启示我们
A.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
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
C.要坚决抵制外国文化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和传播 |
D.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庸,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这说明
A.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强弱的唯一标志 |
B.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C.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
D.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 |
《光明日报》载文指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这说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C.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
D.每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 |
在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封建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这说明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无关 |
C.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