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l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
B.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 |
C.在pH=13的溶液中:CaCl2、Na2CO3、NaOH |
D.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 |
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 金属活动性顺序:M> > |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 |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 和 |
D. |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
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不断运动
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
A. | 2个 | B. | 3个 | C. | 4个 | D. | 5个 |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
B. | 反应物中有单质 |
C. |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 |
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
A. | 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 |
B. | 活性炭由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白糖时脱色 |
C. |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 |
D. | 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