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NaOH,CuSO4,Na2CO3 | B.KOH,HNO3,K2CO3 |
C.Ba(OH)2,CuSO4,CuO | D.NaOH,HCl,Ba(NO3)2 |
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混合物思路方法选用物质
A.CO2(CO)点燃空气 |
B.NaOH(Na2CO3)沉淀、过滤石灰乳[Ca(OH)2] |
C.FeCl2(CuCl2) 置换、过滤铁粉 |
D.NaCl(MgCl2) 沉淀、过滤 NaOH |
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1)请写出A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全品中考网
(2)请从①②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举出其中一例。
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气体性质 |
H2 |
CO2 |
O2 |
N2 |
Cl2 |
气体的沸点/℃ |
-252 |
-78 |
-183 |
-196 |
-34 |
被吸附体积/mL |
4.5 |
97 |
35 |
11 |
494 |
A.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A.Ba2O | B.BaO2 | C.Ba2O2 | D.Ba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