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 |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
分离物质的原理 |
A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
B |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
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 |
C |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
硝酸钾和氯化钠分解温度不同 |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 |
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置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可以变成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
C.2H:2个氢元素 |
D.![]() |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化学中有多种“守恒”。下列描述中对各种守恒的“解释”错误的是
A.溶质守恒——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体积不变 |
B.质量守恒——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C.元素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
D.原子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