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宜兴市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
①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
②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 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
将该枚生满铜绿的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外,还可能含有的气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小华认为蓝绿色溶液中除含有氯化锌外,还应该含有 、 。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① ,② ,从而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取一枚同材质的“金戒指”,称得质量为3.8g。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金戒指”经浓硝酸氧化、碱化等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铜,称得质量仍然为3.8g(实验过程中铜元素损失忽略不计)。则“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于收集H2,H2应从该装置的 (填“a”或“b”)口通入.用该装置除去H2中少量的HCl气体,广口瓶中应该加入的试剂为 ,该试剂不能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A~F是初中常见的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可用于灭火,F俗名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E的俗名为 ,写出物质E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 ,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A、E均能与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 、 ______。

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填编号) ;其中,发生装置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适量的 倒入集气瓶中震荡,观察到试剂变浑浊,说明该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
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实验活动。
把自制的紫罗兰汁按如图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
溶液 |
白醋 |
盐酸 |
食盐水 |
草木灰水 |
石灰水 |
|
加入紫罗兰花汁后的颜色 |
红色 |
红色 |
紫色 |
蓝色 |
蓝色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可知,紫罗兰汁能作酸碱指示剂,若其遇到稀硫酸显示的颜色是 。
(2)草木灰水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显示的颜色为 ,原因是其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将实验中的盐酸和石灰水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气体在点燃前要 。
(2)实验过程中,B中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 。
(3)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C装置中石灰水倒吸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知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