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2 |
34 |
2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40 |
待测 |
2 |
1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中X与Y的质量比是9:17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了反应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干冰用作制冷剂 |
B. |
焦炭用于炼铁 |
C. |
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 |
D. |
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
B. |
Si |
C. |
Al |
D. |
Fe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至b段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
B. |
b点得到的固体为Cu |
C. |
c点比a点溶液中溶质种类少 |
D. |
d点得到的固体有2种 |
已知铝和强碱溶液反应也可生成氢气,如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若某溶液中加入铝产生了氢气,则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物质组是( )
A. |
FeCl 3NaNO 3KCl |
B. |
KNO 3Na 2CO 3Na 2SO 4 |
C. |
Na 2SO 4BaCl 2NaCl |
D. |
KNO 3NaNO 3NaCl |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红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打开弹簧夹发现④比①先变蓝,②③不变红。该现象不能说明( )
A. |
氨气极易溶于水 |
B. |
氨气能与水反应 |
C. |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
D. |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