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
B |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氧化铜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
C |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
D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中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
自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低碳生活”已成为全球人的热门话题。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白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
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
D.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
下列操作或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某白色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无色溶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可溶性钡盐溶液。为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对于固体甲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一定有硫酸钠、氢氧化钠,一定没有氯化钠 |
B.甲中一定有硫酸钠、氢氧化钠 、氯化钠 |
C.甲中至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
D.加入乙溶液后所得红色溶液中,最多可能有5种离子 |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
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
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④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
⑤某农田的植物叶色发黄,可适量施用尿素
⑥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A.①③⑤ | B.③④⑤⑥ | C.①③④⑤ | D.①③④⑤⑥ |